技術支持

  • RLD電極的作用是什么?

  • RLD 簡稱右腿驅動,在單導聯及多導聯應用中,RLD 電極通常是必須的。它有兩個作用:

    1、作為輸出電極接觸人體后將其余的輸入電極偏置在正確的直流工作電壓上,從而有效放大;

    2、對人體身上帶有的較大的工頻干擾信號,產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 芯片模擬輸出是否需要加電壓緩沖驅動(buffer)接到后級ADC?

  • 不需要。

    CN芯片的OUT模擬輸出可驅動高達600pF以上的后級負載電容,可直接用來驅動ADC。

  • ADC一般需要多少位的?MCU 自帶的 ADC 是否合適?

  • ADC位數一般12bits以上就行,有效位數最低9bits。一般MCU自帶12bits分辨率的ADC,可以使用。

  • 芯片的供電是怎樣的?

  • 芯片的模擬core供電通過VDD、VSS,必須為1.8V;

    芯片的數字IO供電通過OVDD、OVSS,1.8V 或 3.3V 均可,與 MCU 的數字供電保持一致。模擬供電VDD和數字IO供電OVDD需分開。

  • 芯片的接地是怎么處理的?

  • 芯片的模擬地VSS和數字IO地OVSS最好分開,比如畫成不同的地平面,通過0ohm電阻連接。

  • 芯片的布線有什么講究的地方?

  • 芯片布線最關鍵的在于INP、INN、RLD三個微弱模擬信號線的排布走線,有如下需要注意的地方:

    1、一定避開動態數字干擾及大信號干擾;

    2、走線長度盡量短,避免過孔換層,輸入寄生電容盡量小(INP、INN四周做凈地等處理),必要時用四層或多層板專門走線;

    3、INP、INN走線盡量對稱,不要求嚴格對稱;

    4、INP、INN的應用電路阻容與芯片引腳就近擺放,走線順、短,保護ESD管與電極輸入點就近擺放。